近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執法人員通過移動執法終端接到某企業用電監控系統報警信息,迅速趕往現場調查,發現該企業正常生產,但廢氣處理設施處于停運狀態。經詢問企業負責人員,執法人員了解到企業污染防治設施因電路故障導致停運,正在搶修中,要求該企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污染物達標排放,盡快修復保障污染防治設施與生產設施同步運行。
江蘇三??萍脊煞萦邢薰境薪ㄇ鄭u市生態環境局企業排污智能管控平臺,開啟了“可視化、數字化、精細化”的中小企業智能監管新模式。針對排污企業生產設備、治污設備的用電量采集,將未安裝在線監測系統的排污企業、難監管的中小企業也一并納入監管范疇,通過日常監管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監管相結合的方式,主動精準識別治污不力、限產不達標等排污單位不規范行為,創造性地解決青島生態環境局監管企業眾多、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實現從人防到技防、從隨機執法到精準執法和非現場執法的轉變。
該系統主要包括企業端和平臺端兩大部分:
l 在企業端,公司會安排環保工藝師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結合工藝特點進行建模,安裝智能監控設備,識別、采集、上傳反應企業生產、治污情況的關鍵信息節點數據(如用電量、用水量、用煤量等)。
l 在平臺端,利用治污設施運行異常報警分析引擎、生產負荷分析計算引擎、行業分析引擎等大數據分析技術,識別并預警企業偷排漏排、治污不利等行為,并可用直觀的生產負荷展現企業整體運行情況,將監管人員從枯燥、繁多的數據中解放出來,直接呈現可反應企業實際治污情況的分析結果和圖表,為監管人員進行精準監管和非現場執法提供技術支撐。
系統上線后,執法人員根據治污設施停運、應急期間報警,錯峰生產報警,聯網異常四種報警類型,結合企業級、區縣級、市級三級不同級別報警情況,實時做出應急處理方式,改變了傳統的現場執法模式,有效解決了核查難度大、取證難、缺乏對無組織排放企業有效監管手段等問題。督促企業自覺守法,保障治污設施正常穩定運行。
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運行近一年來,截至目前,系統共發起電量通報50余次,涉及企業告警次數、級別、時長、企業及各區市大隊對告警情況處理匯總等,監測并處理一級告警216次,二級告警262次,三級告警412次,全部督促企業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達到100%?!?
下一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將以企業排污智能管控平臺為依托,擴大“智慧環?!睉?,提高環境監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守護青島的碧水藍天。